面向核电安全稳定运行的国家战略需求,为推动核工业超声检测技术创新,保障核工业安全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专业大会定于2024年11月20-22日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阳江核电基地举办“2024年全国核工业超声检测新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为中广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硕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先将会议日程和专题报告通知如下:
1 会议日程
日期/时间 | 会议日程 | 主持人 |
11月20日 | 报到(欧暇*地中海酒店) | |
12:00-14:00 | 自助午餐(地中海酒店一楼餐厅) | |
12:30-20:30 | 会议报到 | |
17:30-20:00 | 自助晚餐(地中海酒店一楼餐厅) | |
11月21日 | 全天大会报告(海滨花园多功能厅) | |
8:00 | 前往会场-阳江核电基地(酒店门口集合-大巴接送) | |
8:30-9:00 | 领导致辞 | 刘增华 |
9:00-9:20 | 合影(会场旁草坪) | |
9:20-9:50 | 专题报告之一: 核电厂在役检查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主讲人:张大勇,中广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 张碧星 |
9:50-10:20 | 专题报告之二:核电厂乏燃料组件池边超声检查技术 主讲人:李明,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中国广核集团无损检测首席专家 | |
10:20-10:40 | 茶歇 | |
10:40-11:10 | 专题报告之三:低应力焊接技术 主讲人:徐春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 | 洪晓斌 |
11:10-11:40 | 专题报告之四:大厚度构件沿厚度方向应力梯度超声表面波层析检测新方法与新仪器 主讲人:何存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 |
11:40-12:10 | 专题报告之五:复杂粗糙缺陷的超声散射模拟研究以及在核电检测的应用 主讲人:施帆,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 |
12:10-12:40 | 会议午餐(海馨餐厅3楼) | |
12:40/13:40 | 会场-酒店往返接送(餐厅1楼门口/酒店门口) 联系人:韩学杰 18506618777 | |
14:00-14:30 | 专题报告之六: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与及核能结构检测应用 主讲人:陈振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西部质量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胡宏伟 |
14:30-15:00 | 专题报告之七:核电安装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主讲人:严宇,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核设计副总经理 | |
15:00-15:20 | 茶歇 | |
15:20-15:50 | 专题报告之八:核岛关键设备相控阵超声技术应用介绍 主讲人:李一,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检测技术业务部技术四室副经理 | 香勇 |
15:50-16:20 | 专题报告之九:激光超声高分辨成像方法研究 主讲人:刘增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专业大会主席 | |
16:30-17:30 | 中广核阳江核电基地参观(海滨花园多功能厅门口集合-大巴接送) 联系人:韩学杰 18506618777 | |
18:00-20:30 | 晚宴(新回力大酒店-大巴接送) 联系人:韩学杰 18506618777 | |
11月22日 | ||
8:00 | 返程(送机/站-酒店门口大巴接送) 联系人:韩学杰 18506618777 |
2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之一:核电厂在役检查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摘要:随着先进传感设备及在线监测设备的发展,核电厂在役检查技术面临着很多新检测技术和思路的创新挑战,如何能够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地实施核电厂在役检查及检测结果的大数据分析,是未来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手段结合先进传感、监测手段可以更加有效、提前地发现设备的早期萌芽缺陷及故障隐患,将可以为核电厂的设备缺陷分析及维修提供更长期的时间。当前国内核电厂正在进行在役检查标准切换工作,同样面临着标准切换后检测技术适用性及可靠性的挑战,需要全行业投入资源攻坚难题。
主讲人:张大勇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技术部经理。中广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中广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核电运行领域性能试验资深专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外企业导师、研究员级高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获得国家级专利11项,欧盟发明授权1项,韩国发明授权1项;多次获得集团和公司科技进步奖,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主持编写3项核电行业标准。
专题报告之二:核电厂乏燃料组件池边超声检查技术
摘要:核电厂乏燃料组件及其控制棒组件长期处于高辐射水下环境中,在极端工况、长期的流质振动与往复机械运动作用下,可能会产生变形、破损、肿胀、裂纹等危险缺陷,导致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随着机组运行年限增长,乏燃料组件池边检查已逐步成为核电厂监督的重点,为确保其结构完整,团队针对其典型极端辐照水下检测环境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开展了先进超声检测技术与高效检测装备的开发工作。主要分享反应堆控制棒束组件超薄壁水下超声检测技术,以及燃料组件破损定位检查与组件变形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和核电应用情况。
主讲人:李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核集团无损检测首席专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日内瓦发明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牵头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声、射线、电磁综合无损检测仪器开发与用”,并荣获2022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超声声场计算分析理论、智能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等检测新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专题报告之三:低应力焊接技术
摘要:焊接是机械构件最广泛的联接方式,熔融焊接过程产生温度梯度导致焊接热影响区域材料收缩率不同而驻留残余应力,材料导热率越小、温度梯度越大、焊接残余应力越大,导致焊接构件变形越大、焊缝开裂的概率越大。
本研究针对残余应力消减调控问题,开展了残余应力高能声束消减机理研究,实现了构件焊接残余应力的原位调控,针对焊接过程,开展了边焊接边消减残余应力的低应力焊接技术研究;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消减焊接残余应力、减小焊接变形,而且还能细化焊接热影响区材料晶粒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冲击韧性,提高焊接焊缝强度。
本报告给出了大量的工程案列,包括构件焊接残余应力的原位调控、薄板和厚板低应力焊接与变形控制、硬质合金材料的低应力堆焊、低应力增材等。
主讲人:徐春广
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长期从事超声检测与控制原理和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出了缺陷和残余应力的多维量化自动超声检测与控制技术,创立了高能声束低应力制造技术原理和方法,牵头制定了1项我国首项超声检测国际标准、11项国家和25项行业企业标准,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7件、国家发明专利75件,出版7部教材专著,发表210篇SCI/EI学术论文。
兼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分会副主任委员、20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WCNDT)副主席、远东无损检测论坛(FENDT)执行主席等。
专题报告之四:大厚度构件沿厚度方向应力梯度超声表面波层析检测新方法与新仪器
摘要:大厚度构件是核电、舰船和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的基础部件;残余应力是大厚度构件制造“形性一体化控制”的关键要素。大厚度构件沿厚度方向存在“看不见”的非均匀分布残余应力,若控制不当,直接影响成形精度、劣化构件力学性能。目前尚缺乏适于现场、无损测量沿厚度方向残余应力梯度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大厚度构件制造“形性一体化控制”水平提升。如何对大厚度构件沿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梯度进行无损测试,是高端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工程需求,也是极具挑战的技术难题。大厚度构件残余应力梯度的无损测试,对方法的可检测深度、空间分辨力、现场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具有综合要求。
该报告研究大厚度构件沿厚度方向应力梯度超声表面波层析检测新方法与新仪器,包括表面波偏振测量法的科学问题——残余应力梯度的表面波偏振特性表征、关键技术——表面波波长调控(变频激励)与偏振特性测量、核心方法——基于偏振特性测量结果的残余应力梯度反演以及传感器与检测仪器的研制。
主讲人:何存富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拔尖人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委员,《机械工程学报》、《声学学报》、《实验力学》、《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编委。先后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会评专家,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特邀专家、973计划项目函评和复评专家、863项目评审专家等。
近年来一直从事机械测试理论、方法及技术、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各类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和仪器专项等。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10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专题报告之五:复杂粗糙缺陷的超声散射模拟研究以及在核电检测的应用
摘要:在超声无损检测领域中,缺陷的探测与表征占据核心地位,对于核电站、压力容器等重大设施的安全运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报告主要介绍具有复杂随机粗糙表面缺陷超声散射研究的近期进展。由于热疲劳、应力腐蚀等常见缺陷往往呈现出复杂的粗糙表面形态,相较于传统的平滑缺陷,它们所引发的超声散射信号难以预估,这对超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构成了重大挑战。为了深入探究这些缺陷的散射行为,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建立了弹性波散射模型,该模型能够迅速且精确地预测粗糙缺陷超声散射的统计分布特征。通过与高性能数值模型的对比验证,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这一理论模型,我们深入剖析了粗糙度参数对超声散射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针对此类缺陷探测与表征相关的研究工作,有效提高了缺陷检测的灵敏度与可靠性。
主讲人:施帆
2017年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毕业,其导师为皇家工程院院士Mike Lowe教授。于2019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建立了超声检测实验室。
施帆博士的研究长期聚焦于弹性波对随机粗糙界面及缺陷的散射行为,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开发了高性能的数值仿真方法。此外,他还致力于超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该技术被应用于复杂缺陷的表征和材料重构领域。
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如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Physical Review Applied/B,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施帆博士获得了2017年帝国理工学院的最佳博士论文奖Unwin Prize,以及2021年由英国无损检测学会颁发的John Grimwade Medal。
专题报告之六: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与及核能结构检测应用
摘要:主要介绍西安交通大学无损检测陕西省工程中心在核能结构无损检测方面的研发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相对于常规超声,电磁超声具有非接触、无需耦合剂、对被测对象表面质量要求不高、可用于高温等复杂环境在线检测等优势。针对现在电磁超声传感器体积大、结构刚性,难用于狭窄空间、曲面结构等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线圈结构的柔性、高性能EMAT方法,开发了新型阵列检测柔性电磁超声相控阵检测仪器及成像算法,开展了核电、聚变堆结构体积检测和高温堆螺旋换热管导波检测等研究,为电磁超声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主讲人:陈振茂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博士,中国西部质量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贴、国家ITER专项首批人才项目获得者。兼任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NDT&E Int.副主编,ENDE等多个系列国际会议大会主席或ISC主席/委员等。
主持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国家ITER专项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国家项目30余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内外学术奖励多项,发表期刊论文400余篇(H因子33),出版专著6部,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专题报告之七:核电安装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概述了核电安装及检维修阶段的主要无损检测方法,中核二三公司主要从事其中超声、射线、渗透、磁粉、泄漏和目视六种检测方法,公司在超声、射线先进技术方法领域均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国家及上级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中核二三公司加大了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重点对超声新技术进行研究,先后申报了相控阵、TOFD等科研课题10余项。
研究厚壁奥氏体不锈钢、薄壁小管奥氏体不锈钢、高铬合金钢厚壁焊缝、中厚壁碳钢焊缝的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该技术在福清3/4/5/6号机组、田湾5/6号机组、漳州1/2号机组主管道厚壁奥氏体焊缝应用;在田湾3/4号和国和一号蒸汽供能项目大管径中厚壁碳钢焊缝2000余道焊缝应用;在XP、中核能源科技预研项目中的高铬合金P91、P36等厚壁管道焊缝的应用,均可以看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优势及先进性。TOFD检测技术在CV容器得以应用,对焊缝中的裂纹缺陷定位、定高具有明显的优势,提供有利的判定依据。
同时,公司也在研发和推广数字射线检测技术、交流电磁检测技术,已在甘肃核产业园、中核工程公司廊坊试验台架等项目应用,后续公司还将在激光超声、超声导波等技术方向开展研究,相信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必将走上历史舞台,实现无损检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现场实施+后台评定的检测模式。
主讲人:严宇
中国二三公司中核设计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被聘为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中核股份公司和中核二三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高级考评员,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检测技术应用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射线检测专业大会副主席,北京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联席会秘书长。
现持有核行业及特种设备行业超声、射线、渗透6项高级无损检测资质证,主持、参与国防科工局、国家能源局、北京市科委及公司科研项目30余项,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一等成果奖,中核集团科学技术三等奖,国防邮电产业2021军民两用产品“长缨杯”三等奖,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国家标准3项、行业团体标准5项,集团公司标准3项。
专题报告之八:核岛关键设备相控阵超声技术应用介绍
摘要:超声相控阵具备数据存储和成像、C扫描成像、被测工件的实时彩色显示(扇形扫查)以及焊缝模拟等功能。数据的存储和成像功能可以在PC端使用软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直观的辅助检测者进行缺陷定性分析,大大降低了缺陷分析的难度,其对质量监测具有深远的意义。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目前已应用于铁素体管道焊缝、奥氏体不锈钢(主管道热段、冷段、波动管)管道焊缝的役前检查项目、在役检查项目,其可以有效减少工作时间,减少剂量水平。
目前已开展或将开展隔热套管、AP系列顶盖CRDM贯穿件、汽轮机焊接转子焊缝、异种金属焊缝等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主讲人:李一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现担任检测技术业务部技术四室副经理。
持有核工业UT-III、PT-III、VT-II资格证书,特种设备UT-III、MT-III资格证书。
先后获评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2021年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建交委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核电质量先进个人、公司优先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专题报告之九:激光超声高分辨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激光超声技术由于其非接触、高空间分辨率等特性,在应用于核电等基础设施高温、辐射环境,以及复杂结构无损检测与评价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然而,距离该技术走向检测一线仍存在一些挑战,如低信噪比、成像质量不佳等。本研究聚焦于解决激光超声技术快速、实时、高分辨的缺陷成像与定量表征问题。先后开发了时频域相位相干算法,以及基于空间相干性的快速延时乘和算法,结合多尺度主成分分析方法抑制近表面盲区和成像伪影,并利用多模态图像融合、双边激励图像融合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实验研究成功实现了亚毫米横孔、盲孔以及增材制造气孔、裂纹等多种缺陷的高分辨成像与尺寸、形貌定量。先进的成像算法为进一步加快激光超声技术走向核工业无损检测应用,解决结构微缺陷检测与定量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主讲人:刘增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校京华人才和青年导师国际化能力发展计划。现为《无损检测》期刊副主编,《Ultrasonics》《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测控技术》期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专业大会主席、智能检测与评估大会副主席;全国设备结构健康监测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等十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仪器类专业认证专家,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会评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项目会评专家,国家发改委两业融合发展项目会评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他引3000余次,H指数36;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3 联系方式
会议联系人:
朱艳萍(18910808990)
电子邮箱:zhuyp@bjut.edu.cn
韩学杰(18506618777)
电子邮箱:290075652@qq.com
参会报名二维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检测专业大会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