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热点
蓬勃发展的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热烈祝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45周年
发布时间:2023-10-18

1697601691746582.png

蓬勃发展的中国无损检测事业

-- 热烈祝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45周年 --

(无损检测分会秘书处 徐永昌)

 

摘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45年。45年来,学会在组织和团结广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积极推进和发展无损检测事业,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资格认证等方面做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让中国的无损检测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无损检测,我们肩负着强军强国的使命,不断创造着我国无损检测事业新的辉煌。我们的目标是“从无损检测大国向无损检测强国不断迈进”,为人类享有更安全的物质文明而努力。

主题词:无损检测   学术交流   资格认证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XU YONGCHANG

前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无损检测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积极贡献及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45年。

2023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45周年之际,也是分会委员会换届之年。召开第十二届年会,对中国无损检测界来讲意义非凡。她标志着中国无损检测事业从1978年成立至今走向辉煌的里程碑,是对中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发展进步的肯定,也彰显了中国的无损检测事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信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在老一辈无损检测专家学者的领导和倡导下,遵循学会以学术交流工作为基本宗旨,在历史的进程中,学会的职能不断扩展与延伸,学术交流为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努力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努力提高学术交流的吸引力,努力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是学会的重大课题之一。我们依靠学会的各专业和工作大会、地方和各工业部门的无损检测学会及联合其他相近学科的学会,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推进无损检测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团结广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安全、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不断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回顾学会的历史,我国无损检测事业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1978年学会成立至今的45年,学会开展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工作,组织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了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组织了工程检测、国际互访、技术咨询、技术教育、《无损检测》杂志的编辑等等大量的工作,为推动和促进我国的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辉煌的成绩。

同时,衷心感谢老一辈关心和支持无损检测事业的领导,和老一辈无损检测学者、专家在无损检测事业发展进程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为无损检测事业工作了一辈子,努力奋斗了一辈子,贡献了一辈子,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无损检测辉煌事业。

一、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在中科院学部委员陶亨咸和应崇福教授的推动下,1978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无损检测会议标志着学会的正式诞生。之后,每三至四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性无损检测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广、研究探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厂矿企业的经验交流,信息的传递等,来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和发展。至今,理事会已经换届11次,第十二届委员会于2023年在上海举办换届工作。无损检测分会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规模较大的专业分会之一,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对国家、对行业、对社会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会坚定不移地把学术交流工作放在首位,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生产高质量的仪器设备为生产一线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论文水平和质量,使我国无损检测水平再上新的台阶,齐心协力从无损检测大国迈向无损检测强国。

目前,无损检测分会根据需要设立专业大会9个(射线、超声、电磁[涡流]、新技术、声发射、应力、磁粉和渗透、状态监测、智能化检测与评估),工作大会3个(资格认证、编辑出版、教育培训科普),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要求和任务会增加和减少专业大会并会改变专业大会的名称。许多专业大会都是从1978或1979年开始,每2~4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各专业大会开展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会议交流的论文是大量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从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来讲,新技术飞速发展,涉及更多、更新、更广泛的专业领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及成像技术,数字化、可视化、图象化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突出了生产实践的应用和新技术成果一步一步向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做到为生产一线服务。例如:第六届全国电磁涡流学术交流会议上,金属磁记忆诊断技术的论文和产品是近几年新发展的无损检测技术,这一技术能对铁磁性金属构件应力集中区域为特征的早期损伤等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结合涡流法,形成我国独创的集成检测技术优势,并在电力石化行业、特种设备、航空航天、铁路交通、造船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红外热像、激光散斑、超声相控阵、工业CT系统、TOFD技术、导波、应力检测技术、数字化射线检测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在石油、压力容器、建材、工矿企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显示出无损检测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态势。此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电化学无损检测、云检测、监测总则国家标准也已正式颁布。预示着我国的无损检测与评价事业将朝着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发展壮大。

从学会成立起,就依靠各省市地方无损检测学会,注重各省市地方学会的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积极发挥各方优势,使学术交流活动正常化,推动该地区的无损检测工作发展,是全国无损检测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省市由于地区的限制,开展了省市之间的联合会议,为推动区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云、贵、川、重庆等省市从五省一市到十省、十二省市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为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会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一些工作实体,例如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无损检测》杂志编辑部,使《无损检测》杂志的出版发行走上正轨;作为学会会刊的《无损检测》杂志在全体编委、编辑部及全国广大无损检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出版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出版的年度报告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反映无损检测发展状况和技术成果,反映了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各个工业系统的无损检测发展情况,为推动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会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支持下,1996年成立了“无损检测信息中心”,数十年来信息中心在无损检测行业开展信息交流和服务工作十分活跃。1999年开通了学会官方网站(www.chsndt.org),不断扩大对外影响。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促进网站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使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人员更方便地了解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中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产品、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开发、会议消息、教育培训动态等等,并与各国无损检测学会网站建立连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无损检测发展情况和信息。2001年创办《无损检测信息总汇》报,2006年开始编撰《中国无损检测年鉴》,目前已出版3本《中国无损检测年鉴》(时间段为:1949-2005年;2006-2009年;2010-2013年),第4本《中国无损检测年鉴》(时间段:2014-2022年)也将在2023年第十二届年会上发布。

在学会支持下,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Q.C.China),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逐步成长为目前中国工业检测领域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的品牌展会之一。展会以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物理测试与材料试验机、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设备、计量与测试技术和标准样品为主要展出内容,汇集了世界各地检测设备制造商及代理商带来的高端技术和先进手段与设备,是行业权威的技术与产品发布平台,也是全球同行相识交流的重要纽带。固定地点、时间的展会已经成为一个展示我国无损检测产品的平台,固定的参展商和新老朋友已将该展会视为一个定期的行业盛会,受到了中外著名工业制造商和贸易商以及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  

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小技术交流会为促进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是一个立足中国、辐射海外的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大型专业科技论坛,论坛以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国际间合作交流,促进中国无损检测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为宗旨。论坛的口号是“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在竞争和发展中取得优势和主动”。自2004年创始人强天鹏大会主席组织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以来,论坛理事会不拘一格、锐意创新、崇尚创新、与时俱进,设立了优秀论文奖、攀登奖、仰止奖和创新奖等多项学术奖励、以及擂台赛和揭榜挂帅等技术活动,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仅次于WCNDT的国际无损检测新学术技术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和国际无损检测技术交流和发展,繁荣学术氛围、引领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交流基础上,学会大会、各专业组作者及行业专家经过多年的讨论、商议、组织撰写、修改,由学会组织编写的《无损检测2025技术发展路线图》项目刊物已出版完成,最终目的主要有:一是为各级政府制定“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二是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三是为全国无损检测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申报科研项目时提供参考;四是为全国无损检测仪器制造单位和检测服务机构制定工作规划时提供参考;五是用于无损检测的宣传。结合我国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发展和应用行业的需求,既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还能体现无损检测技术本身的特点,更要能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电磁涡流检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现代电磁无损检测学术丛书”是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也是机械工业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丛书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担任学术顾问,我国漏磁自动无损检测首席科学家杨叔子院士担任主编,国家最高奖、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我国电子对抗奠基者张履谦院士、再制造工程学科开拓者徐滨士院士、核物理学家陈达院士等多位院士、专家参加了编委会的工作。该系列丛书自2013年启动,经过多年的精心编写和反复修改,现已正式出版了《电磁无损检测数值模拟方法》《电磁无损检测集成技术及云检测/监测》《钢丝绳电磁无损检测》《电磁无损检测传感与成像》《现代漏磁无损检测》《钢管自动无损检测》《长输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电磁超声在科研与工业中的应用》等。“现代电磁无损检测学术丛书”凝聚了我国电磁无损检测方面的各位学者、专家近二十载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的实质进步,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向更专、更深、更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无损检测人才培养的两个主要途径,45年来大批经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无损检测人员在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特种设备、钢结构制造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进行表彰和推广是推动无损检测事业发展和加强无损检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45年来,回顾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被业界人士誉为 “黄埔军校”的南昌航空大学堪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典范及缩影。1979年,在前国防工办和国家教委的支持下,依据国防工办南宁会议决议的精神,南昌航空大学在全国首家获准正式设立无损检测本科专业,开创了我国无损检测教育事业的新纪元。45年来,从专业创办至今,虽然教育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多次调整,“无损检测”专业的专业名称几经变更,于1998年归类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但南昌航大始终坚持以“无损检测”作为专业特色,把“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学会的指导、关心及业界同行的支持、帮助下,历经创业、充实、提高、发展的过程,通过两代人的艰苦奋斗,不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大幅提高,把专业建设发展成为了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及省级示范硕士点、省一流重点学科。南昌航空大学也因此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所拥有规范、系统的无损检测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的无损检测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成长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获得了多项受到国内同行关注与重视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自2001年起,先后获准成立了“江西省测控工程研究中心”、“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进一步扩大了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05年创办并由教育培训科普工作大会承办的“无损检测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

201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委员扩大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斯耐特奖”。希望通过评奖活动激励更多年轻人为无损检测技术和无损检测事业奋斗前进。

在教育培训科普工作大会的组织下,举办了大学生无损检测技能比赛,目前已举办数次,希望通过比赛提高无损检测专业大学生的技术素质,让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后更好地用学到的技能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的质量检测服务,为无损检测事业服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智能检测与评估大会的前身是学术委员会,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于2017年在武汉会议酝酿成立,经过学会副主任委员刘松平的精心组织,开创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现已打造成“iNDT&E国际智能检测与评估”大会,在业内外颇受关注和有影响力。2018年在第十一届年会期间举办了 “智能检测与评估”专题会议。2019和2021年在上海举办了两届iNDT&E 2019智能检测与评估大会,第三届大会将于2023年在第十二届年会期间举办。每次会议通过精心组织业内高水平的大会报告,反映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最新进展,引领无损检测技术当下和未来走向,学术气氛非常活跃,参会代表交流热烈。

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学会工作的一贯方针和工作重点。从1978年学会成立以来,目前已与德国无损检测学会、俄罗斯无损检测学会、日本无损检测学会、韩国无损检测学会、印度无损检测学会、巴西无损检测学会、美国无损检测学会、加拿大无损检测学会、新加坡无损检测学会、澳大利亚无损检测学会、白俄罗斯学会和哈萨克斯坦无损检测学会等海外学会签订了姐妹学会协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以及合作项目等事宜。同时与许多国家的无损检测学会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在1979年和1987年分别加入了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ICNDT)和亚太地区无损检测委员会(APCNDT)。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密切与国际有关无损检测组织和学术团体之间的关系。

1976年9月陶亨咸教授参加了第8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8th WCNDT),为学会走向国际无损检测论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9年11月,以应崇福理事长为团长的我国代表团出席了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九届WCNDT,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加入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的问题,我国无损检测学会正式成为世界无损检测组织的成员,应崇福理事长也成为ICNDT的第一位中国委员(代表)。

1980年11月姚锦钟副理事长率团第一次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泛太平洋无损检测会议(PPCNDT,即后来的亚太无损检测会议,APCNDT),并在会上发表了论文。

1982年,应崇福理事长率团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十届WCNDT,进一步扩大了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

1985年1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第11届WCNDT是我国无损检测学会扩大影响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程瑞全为代表团团长,共有成员20多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后,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已成为ICNDT的重要一员。

1987年4月,姚锦钟副理事长率团参加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五届泛太平洋无损检测会议,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加入泛太平洋地区无损检测委员会的问题,正式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国,姚锦钟副理事长任中国代表。

1990年3月,姚锦钟副理事长率团参加在新西兰召开的第六届亚太无损检测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经委员会投票表决,第七届APCNDT于1993年在中国召开。

1993年9月经国家科委、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批准,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主办,上海材料研究所承办第七届亚太地区无损检测会议(APCNDT)。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无损检测专业性国际会议,也是中国无损检测界的一次盛会,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无损检测事业繁荣昌盛和发展,为亚太地区间的了解和合作,增进科技人员的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效能。

在此之后,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出席国际无损检测会议以及与国外学会的交往进入正常化。在新德里的会议上,我国的展台第一次出现在WCNDT设备展览会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中国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是最佳展台之一,这是我国无损检测仪器设备走向世界并获得承认的重要标志,现在中国厂商的展品越来越多地不断出现在国际展览会上。

2004年第13届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EFNDT)董事会在莫斯科举行。郭成彬理事长和徐永昌总干事参会。会上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董事会全体一致通过,接纳我国无损检测学会为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联席会员,为我国无损检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17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17th WCNDT),代表了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力量和水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我国无损检测工作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从科研成果、技术论文、产品质量到无损检测队伍的技术力量和水平等,都以更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面前。

由于同处亚洲,我国无损检测学会与日本学会的交往一直较为密切。日本无损检测学会庆祝40周年(1992年)和50周年(2002年)的庆典我国学会均派代表团参加并在会上祝贺。1995年5月,姚锦钟副理事长获日本无损检测学会最高成就奖——石井奖,并在东京进行了颁奖仪式。

在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第16届WCNDT会议上,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授予郭成彬理事长为ICNDT名誉委员称号并颁发了证书。徐春广副主任委员担任第20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副主席。这些都为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在国际无损检测界提高了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国际声发射学会(ISAE)是我国主导声发射领域在世界上成立的首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欧洲有区域性的声发射组织和学术会议。2011年,由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世界声发射大会(WCAE-2011),会上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功田研究员和美国AEWG的两个主要成员Gary Qi教授和Allen Green先生联合倡议发起成立一个世界声发射组织,会上起草了国际声发射组织的章程草案,开展了会员登记,并组织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投票正式同意成立国际声发射代表大会。

2013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声发射会议(WCAE-2013),同时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声发射学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来自9个国家的13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我国的沈功田研究员任理事长、李邦宪研究员任秘书长。ISAE章程规定,其永久秘书处设立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管理。

2017年西安召开的WCAE-2017期间完成了第二届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由中国特检院沈功田教授担任荣誉主席,美国Gary Qi教授担任主席,来自奥地利、日本、英国、巴西、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声发射专家共同担任副主席,中国特检院李光海研究员担任秘书长。ISAE现有来自世界19个国家的200多位委员。

ISAE自成立以来,共成功举办了WCAE-2011北京、WCAE-2013上海、WCAE-2015夏威夷、WCAE-2017西安、WCAE-2019广州5届世界声发射大会,每届一般有来自十余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会,已经成为国际声发射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由Springer出版被EI检索,每届大会期间同期举办ISAE会员大会和声发射仪器设备展。

2018年第12届欧洲无损检测会议在瑞典哥德堡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约4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1780人,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有40余人,沈功田理事长、周正干副理事长和季敬元总干事等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沈功田理事长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参加了亚太联盟APFNDT会议及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理事会。周正干副理事长在会议期间做了口头交流报告。季敬元副总干事代表我国学会参加了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WG1第一工作组会议。

由于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卓越的国际交流历程,以及无损检测本身具有的重要地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2008年同意,无损检测分会在对外活动中,可以用“Chinese Society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为ChSNDT)”的身份进行对外交流活动[分会以此名称加入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ICNDT)、亚太地区无损检测委员会(APCNDT)和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EFNDT),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开展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工作]。

三、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

197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以来,把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技术资格鉴定工作列为学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并设立了教育培训和技术资格鉴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全国各工业部门和各地区的35名有经验的无损检测人员组成。在学会的倡导下,目前,全国十几个工业部门和各个省市的无损检测学会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并普遍推行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资格鉴定工作。

至2006年,已有机械、冶金、有色金属、航空航天、铁道、兵器、电力、核工业、化工、煤炭、特种设备、民航、空军维修等十几个工业部门以及二十几个省市地区成立了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现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积极实施新标准和加入欧盟无损检测认证体系的各项工作,争取人员资格证书尽早获得国际互认,并争取上级和政府部门支持。

教育培训科普工作委员会积极响应,专门召开会议,以《射线检测》教材为试点,摸索编写经验,为《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教材的编写作好准备。

德国无损检测学会(DGZfP)经过互相考察和认可,分别在1989年和1991年对射线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方法、渗透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签订了互认协议,承认两国无损检测人员证书具有同等效应。

近年来,我国无损检测学会同各国的无损检测学会也积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例如与美国无损检测学会的合作关系,自1998年5月在上海签署了中美无损检测友好协议以来,两会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在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及认证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自2007年1月开始,根据欧盟要求,我国学会按照ISO/IEC 17024:2003(GB/T 27024-2004《合格评定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正式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无损检测人员认证机构”,制定了认证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的程序文件,并开始执行ISO 9712-2005(GB/T 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同时参照EN473欧盟标准),对国内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从2007年1月到2009年4月,认证机构共进行了6次内审,对照相关标准要求,调整学会认证机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操作方法。每次内审结束都向欧盟汇报了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准备与反复沟通,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于2009年4月24-25日委派主评审员John Thompson先生和助理评审员何福荣先生在上海对中国无损检测人员认证机构进行验收评审。评审按照EFNDTCEC-P-05-002《认证机构审核程序》进行。2009年9月,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主评审员John Thompson先生向会议递交所有审核报告和整改措施。会议通过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无损检测人员认证机构成为欧盟无损检测互认体系中的一员,至此,中国无损检测学会资格证书将得到所有欧盟互认体系成员国无损检测界的认可。欧盟无损检测体系互认的成功为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欧洲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相继加入国际无损检测人员认证体系(ICNDT  MRA),我国无损检测学会资格认证机构也申请加入国际无损检测人员认证体系。2015年1月,按照ISO 9712-2012,ISO/IEC 17024-2012标准要求,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对我国无损检测学会认证体系进行了多次评审,均通过资格认证评审;2023年6月,学会又通过了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资格认证ISO 9712-2021最新标准评审,并且在无损检测人员认证方法范围也进行了扩项,目前国际互认证书方法为UT,MT,PT,RT,ET,VT,有效期至2027年。学会将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标准和有关规定,使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国无损检测人员认证平台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检测标准制定

无损检测标准化工作近20年在学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快速发展,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际标准(ISO)工作方面,沈功田理事长、徐春广副理事长和学会各领域相关专家自2004年起长期积极参与ISO国际标准化活动,从参加ISO标委会工作会议,到主导国际标准研制,再到承担ISO标委会主席和秘书处工作,通过近20年的学习与实践,实现了从一个“列席者”奋进为国际无损检测界的主导者、领跑者。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是我国声发射检测领域的先行者,在国际声发射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2017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声发射检测分委员会(ISO/TC 135/SC9)落户中国,秘书处工作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承担,沈功田研究员担任主席,张君娇高级工程师担任委员会经理。秘书处在沈功田主席的领导下通过多年努力,在国际声发射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梳理了国际声发射标准体系,建立了国际声发射标准发展规划,推动了国际声发射标准的研制,共计完成4项标准发布,5项标准立项,其中主席牵头4项。ISO/TC 135/SC9组织召开了3次全体会议,组织或参加了十余次工作组会议,通过联合研制国际标准推动了美国、欧盟和我国声发射标准组织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近十年来,学会专家共牵头研制ISO标准10项。其中,沈功田研究员在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声发射和漏磁等检测技术领域牵头研制ISO标准9项,已正式颁布4项,在研5项;徐春广教授在超声检测领域牵头研制并发布ISO标准1项。

在国家标准制定方面,近十年学会专家牵头制定标准150余项,尤其是开展研究的脉冲涡流、磁记忆、漏磁等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成熟,并逐步转化为国家标准,无损检测标准体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创新建立了涵盖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标准体系,为新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撑。学会专家参与研制的无损检测国家标准主要以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各检测方法的通用技术标准为主,也包含石化、核电、风电、轨道交通等专用设备部件的检测方法标准。

在行业标准方面,在机械、能源、电力、冶金、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兵器等行业领域,学会专家牵头制定了80余项标准,提供了大量不同行业对象的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设备器材技术要求及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在能源行业和电力行业,为核岛机械设备、承压设备、电站锅炉等设备提供了系列无损检测方法标准,有力保障了设备运行安全。

在团体标准方面,学会专家先后牵头成立了中国材料与试验技术联盟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标准化领域委员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标准工作组等专门的无损检测团体标准组织。

中国材料与试验技术联盟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94)成立于2018年2月,秘书处设立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由沈功田研究员担任主任委员,关卫和、倪培君、林俊明、罗云东、郭广平、刘松平、范弘担任副主任委员,郑阳担任秘书长,张君娇担任副秘书长,无损检测分会多名专家是该委员会委员。

2023年4月,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在全体委员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标准工作组的组建方案,秘书处设立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由沈功田担任标准工作组组长,刘松平、张碧星、林俊明、周正干、倪培君、徐春广、郭广平担任工作组副组长,胡斌担任秘书长,季敬元和张君娇、王亚婷担任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的委员在上述标准团体中积极发挥作用,担任委员并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也积极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等行业组织提案相关领域的无损检测团体标准。至今已发布团体标准35项,涵盖石化、电力、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材料等领域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器材标准。

五、今后的工作

2023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45周年和召开第十二届年会之际,相信在新一届委员会的领导下,学会将继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再铸中国无损检测事业新辉煌!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会将坚定不移地把学术交流工作放在首位,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生产高质量的仪器设备为生产第一线服务,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服务。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论文水平和质量,使我国无损检测水平更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开拓新的交流途径。同时要求学会的各项工作规范化、正规化、标准化。通过社会服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开展学会活动提供经济基础。积极发现选拔素质好、热情高、有事业心、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逐步吸收到各专业和工作委员会中来,充实学会的力量,使学会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今后的工作方针将依据《无损检测2025技术发展路线图》和《中国无损检测2025科技发展战略》,推进中国无损检测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一直是学会工作的重点之一。逐步完善学会的认证体系,不断与国际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互认体系,使我国无损检测学会资格认证体系不断规范化,取得国际上的认可。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和检测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安全运行能力,为社会服务,为生产第一线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学会委员会要求各省市地方学会加强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积极发挥各方优势,使学术交流活动正常化,推动本地区的无损检测工作发展,为全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学会应注意各省市无损检测学会的工作和发展的不平衡情况,很多省市发展缓慢和活动不多,学会应与这些地区的无损检测学会沟通和联系,注重全国一盘棋,并注重跨领域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其他兄弟学会的合作、共赢。

学会会刊《无损检测》杂志在全体编委、编辑部及全国广大无损检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提高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促进无损检测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成绩。《无损检测》杂志连年荣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奖、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奖等奖项。编辑出版工作是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无损检测事业发展的必需环节,《无损检测》杂志要进一步深耕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出版水平,使之真正起到科研与企业、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作用。

学会信息中心需要加大网站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信息内容,力争把网站办成无损检测科技工作者人人关心和支持的信息站,更好地做好信息导航站的工作。

为配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无损检测分会征集学会大事记的工作,要求学会工作者积极提供素材和资料。包括反映无损检测学会发展历程、重要标志性活动、系列活动(以时间为序)等内容;参加国际组织情况和任职情况;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活动和事件;开展资格认证工作的情况;开展咨询服务的情况等。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广大无损检测工作者都能踊跃参与学会的工作。《中国无损检测年鉴》将真实、客观地记录这些工作,并把记录历史与指导现实融为一体,填补我国没有大型无损检测年刊的空白。现已出版发行了1949-2013年《中国无损检测年鉴(三卷)》,2014-2022年《中国无损检测年鉴(四卷)》,今后将陆续出版和发行英文版。

大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协作用,推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资源,深入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适用于各类组织的有效管理方法之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于2010年9月通过ISO 9000认证,至今已有13年,无损检测分会将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无损检测分会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和执行。

分会的正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各专业和工作大会的正副主席、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无损检测分会委员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工作,增强全国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凝聚力,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添砖加瓦,在全国无损检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节能减排,绿色创新,创造无损检测事业新的辉煌。

 

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的无损检测事业迈向世界强国,为人类享有更安全的物质文明而努力!

 


版权所有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 沪ICP备12028500号